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政策舉措密集出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百日答卷”可圈可點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正式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吹響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角。
全會閉幕至今已滿百日。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各方面蹄疾步穩、有力有序地推動改革,政策舉措密集出臺,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百日答卷”。
8月11日,全會閉幕不到一個月,圍繞《決定》提出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對外發布。
此前,落實《決定》提出的“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3個多月間,從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到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從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到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央層面的改革文件陸續出臺。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改革起牽引作用。
10月10日,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要求,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
這項改革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短短幾天時間,司法部就收到1000多條意見和建議。
落實《決定》“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的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針對《決定》提出的“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水利部發布《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明確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水資源費改稅試點;
圍繞《決定》提出的“支持長期資金入市”,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實現資本市場穩健運行與中長期資金穩定回報的良性互動;
……
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向好因素累積增多。9月份國民經濟出現積極變化,多數指標邊際改善,經濟運行呈現出筑底企穩態勢。
“在一系列政策效應的作用下,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極大增強了市場信心,改善了預期,增強了市場活力。”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
“百日答卷”中,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重要著力點——
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聯合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聯合部署推動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區做好科技金融服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創新驅動發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百日答卷”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底色更加鮮明——
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按照自愿、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正式落地。
3個多月間,圍繞“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對外發布;針對“允許有關城市取消或調減住房限購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相關政策,10月多地宣布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落實“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都為民生改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百日只是開端。
向著新中國成立80周年時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目標,全黨全國上下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氣和毅力,一步一個腳印,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必將把中國式現代化愿景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