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0日 07 版)
圖①:觀眾在體驗中國考古博物館數字展品。 |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出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原本。 |
“今注本二十四史”套裝(部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為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文化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探討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做法,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為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不懈奮斗。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本版刊發兩篇相關文章,呈現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研究的相關思考。
——編 者
保護傳承文化遺產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李 群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
這次重要講話,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脈相承,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做好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新時代文物事業蓬勃發展。
文物工作制度體系全面構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密集出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不斷完善。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確立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黨領導文物事業發展的總體方略更加完善。文物保護法修改積極推進,博物館條例、新修訂的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公布施行,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護法規出臺實施,文物法律法規體系更加健全。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圓滿收官、成效顯著?!笆奈濉蔽奈锉Wo和科技創新規劃首次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文物工作政策支撐更加有力。
文物保護法定責任全面落實,一系列重大工程、專項行動有效推進,文物保存狀況持續改善、文物安全形勢總體趨好。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石窟寺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村落等得到有效保護,長江三峽文物、西藏重點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延安革命舊址群等萬余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相繼竣工??赘畽n案、戰國楚簡等6.2萬件(套)館藏珍貴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復,博物館標準化庫房建設基本完成。搶救保護在地震、臺風、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中受損文物,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古廊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部署實施。文物安全嚴防嚴打嚴管嚴治機制不斷完善,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發揮重要作用,文物安全全面納入省級政府考核評價體系。整治法人違法取得重要成果,城鄉建設中破壞文物的行為得到堅決糾正。
文物資源管理質效全面提升,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物資源版圖更加清晰完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我國首次石窟寺專項調查摸清2155處石窟寺、3831處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管理狀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總數分別達到141座、312個、487個。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6項,大運河、長城先后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示范案例。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公布第一批83個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全面摸排2129處長征遺址保存狀況,完成黃河、長江流域文物資源調查?!度珖鴩量臻g規劃綱要(2021—2035)》強化文物資源空間管控要求,實現“一張圖”管理;《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行政規章出臺,工業、農業、水利、軍事等遺產管理協同推進,各級各類文物資源管理機制不斷健全。
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全面深化。中國現代考古學迎來百年誕辰,11年實施2100多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碳十四測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金相分析等實驗室考古技術填補多項學術空白,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建設邁出重要步伐。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績顯著,“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豐碩,進一步勾勒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宏大進程。邊疆考古提供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見證,水下考古開啟大洋考古新階段。“先考古、后出讓”制度在多地探索施行、逐步完善,廣大考古工作者風餐露宿奮戰一線,11年開展8000多項基本建設考古發掘項目,有力保障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搶救保護大批珍貴文物。福建三明萬壽巖、江西景德鎮御窯廠等大遺址保護卓有成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55個、立項80個,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融入現代經濟社會發展。
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有力推進,一批整體展示項目、陳列展覽精品通過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沉浸式體驗,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批重點博物館相繼建成開放,現有備案博物館6565家,免費開放的占比91%,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國家重點專題博物館建設、中小博物館數字助力繁星計劃、鄉村博物館建設試點啟動實施,我國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物領域對現代科技的集成應用和跨界融合能力顯著提升。古代壁畫保護、陶質彩繪文物保護、飽水漆木器保護、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等領域技術水平進入國際第一梯隊。館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發掘方艙、考古現場移動實驗室等專有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文物云建設工程加強文物數據資源跨地區、跨層級統籌管理、全民共享,“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公布19類壁畫專題6500余份素材供全社會免費使用。
“讓文物活起來”的理念影響力得到全面拓展,為增強民族精神力量、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作出獨特貢獻。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攝制推出《習近平的文化情緣》《尋古中國》《古韻新聲》《國家寶藏》《中國考古大會》《中國國寶大會》等精品節目,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彰顯中華文化魅力。文物國際合作列入國家外交重要議程,進入多邊雙邊協議,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一帶一路”文物保護交流合作成果豐碩,文物援外項目和中外聯合考古展現中國擔當。11年來,500多個文物進出境展覽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18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歸祖國。
保護是為了傳承。廣大文物工作者將切實增強“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文化自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為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貢獻力量。
(作者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
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中國史學的智慧和力量
王震中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時強調:“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來,組織開展一系列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和學術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質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們繼承優良傳統,團結凝聚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中國史學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總書記殷切希望我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整合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著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相關歷史學科融合發展,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律,把握歷史趨勢,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國歷史研究院和全國廣大史學工作者也是這樣努力去做的。
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學迎來了美好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開啟了歷史學走向多學科相融合的大史學的篇章。
大史學是指包含史學功能的多學科結合之后的史學。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以來,整合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建設了引領全國的大史學平臺,鼓勵學者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皣疑鐣茖W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年度重大招標項目”設立以來,“河西走廊與中亞文明”“隋唐洛陽城遺址考古發掘資料的整理和綜合研究”“中國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世界古代早期國家形態比較研究”“五帝時代到夏代王權與國家形態研究”等項目順利開展。它與其他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的不同之處在于,既考慮國家的需求,又有重大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歷史研究》作為重要的學術刊物,近幾年圍繞重大學術性熱點性問題設立專題欄目,展開學術討論,推動關鍵問題的解決和學術發展?!稓v史研究》特意設立有關夏史、夏文化欄目,吸引國內外歷史、考古學者參與討論。有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對中華文明源頭階段的精神特質進行研究,揭示歷史發展規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獨特的精神標識,實現由歷史的自覺到現實的自覺之轉化。
由中國歷史研究院協調的全國高校歷史文化學院聯席會議,通過溝通各個高校歷史文化學院之間的橫向聯系,著力推出具有原創性和開拓性的系列成果;“蘭臺青年學者計劃”則面向45歲以下的青年學者,在全國范圍內選拔學術課題,予以研究經費資助。這些平臺和舉措都促進了多學科融合,促進了史學研究新風范的形成。
列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調動了全國的科研力量。由多卷本組成的《(新編)中國通史》分為“斷代史”卷和“專門史”卷兩大類,各卷主編和核心作者都是由耕耘在學術前沿的學者組成。為了確保學術質量,在作者隊伍之外,特別成立了“審讀委員會”和“各卷審讀小組”,一改過去項目結項時才進行審讀評審的做法,從各卷擬寫提綱開始就進行審讀,參與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吨袊脊艑W百年史(1921—2021)》共12冊、900余萬字,把百年來的中國考古按研究領域和研究脈絡悉數囊括,并且不乏創新性學術觀點和學科前沿理論,影響深遠。
近年來,歷史研究的許多論文和著作把宏觀理論思考與微觀論證相結合,把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改變了“碎片化史學”或“空頭理論”等做法,努力朝著“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的境界前行。學者們圍繞某一個問題進行多學科整合、跨學科研究,體現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問的時代性特點。近幾十年的學術發展表明,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跨學科的交叉領域將是學術創新和學科發展的新的重要增長點,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整合、融合,每每帶來學術創新,促進學術發展。但這種整合并非拼盤式的綜合或湊合,它應該是圍繞某一課題或問題,以某一學科為主去整合相關學科,整合要為創造性思考服務,多學科要體現多個思維向度,共同構建和描繪出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
許多優秀的學者正努力把個人的學術興趣與國家和民族特別需要解決的學術問題統一起來,急國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盡其所能,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創新體系的建立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0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