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主動精神是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依據歷史規律,把握歷史大勢,抓住歷史時機,主動擔當作為,推動歷史發展的思想意識和精神狀態。那么,歷史主動精神從何而來呢?當然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源發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引領指導,根植于中華大地深厚的文化土壤,來自于“兩個結合”的時代力量。
科學理論指導是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
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我們黨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思想武器和制勝法寶。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這一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我們黨以理論指導上的主動把握歷史主動的內在邏輯和歷史邏輯。
就內在機理而言,一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為我們把握歷史主動指明了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思想原則和科學方法。歷史主動精神的首要內涵是尊重歷史發展規律、主動把握歷史規律的科學精神。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增強歷史主動的根本思想武器。二是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為我們把握歷史主動指明了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和價值立場。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寫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三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為我們把握歷史主動提供了基本原理與具體實際相結合的行動指南和可靠路徑。馬克思主義強調人類的主觀能動性。人們在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具有預見歷史、創造歷史的主動性。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順勢而為,主動作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
從歷史視角去看,近代以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告終,其中一個根本原因是沒有科學理論指導。沒有掌握科學理論,就無法正確認識歷史規律,難以認清世界大勢,也就不可能把握歷史主動。可見,沒有科學理論指導,這些救亡圖存的探索只能算是“歷史盲動”“歷史擾動”,而不是歷史主動,難以從根本上改變歷史進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誕生了中國共產黨。我們黨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逐漸把握歷史主動,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正如毛澤東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
“兩個結合”是贏得歷史主動的成功密碼
有了科學理論指導,如果只是照搬照套,搞本本主義是不行的,還需要做好“結合”的文章。實踐反復證明,什么時候“兩個結合”做得好,我們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就能贏得主動、取得勝利,反之,我們就會陷入被動、遭遇挫折。
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一度簡單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國十月革命城市武裝起義的經驗,出現了嚴重脫離中國實際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王明“左”傾教條主義,使中國革命遭受重大挫折。在深刻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新的形勢,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的歷史任務,開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鄧小平用《禮記·禮運》中的“小康”來闡釋“中國式的現代化”,可謂是“兩個結合”的經典之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深化“兩個結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兩個結合”是在新征程上增強歷史主動的精神動力
新征程上,我們黨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定為中心任務,可以說,這既是“兩個結合”的產物,又充分彰顯了我們黨的歷史主動精神。
一方面,新征程上增強歷史主動必須增強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綿延不絕、經久不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為歷史主動精神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根基和豐厚的精神滋養。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和底氣,也為我們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增強歷史主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新征程上增強歷史主動需要中華文化的智慧和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我們面臨著很多的嚴峻挑戰,比如如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消除“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陷阱”和“論調”都是基于西方現代化的基本邏輯的。如果我們只是在西方的話語體系中尋找答案,那么,結果往往是處處被動,而且也不可能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答案。想要在新征程上增強歷史主動,需要在理論指導上汲取中華文化的智慧和力量。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源于中國的“和合”文化,包含著“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以和為貴”“有容乃大”的境界格局、“天下為公”“協和萬邦”的政治理念等,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創新典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應對類似“修昔底德陷阱”“中國威脅論”的挑戰。又比如,共同富裕理念來源于中國古代“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可以幫助我們消除類似“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崩潰論”等疑慮。近年來,西方經常把他們的價值觀強加給世界其他國家,我們則倡導文明包含互鑒,“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可以說,這些都是“兩個結合”的理論運用。由此,我們在與西方世界的對話中也逐漸變得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