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備受關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未來發展預期?12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同志表示,總的來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戰勝困難挑戰、頂住下行壓力,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征,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經濟運行回升向好,供給需求穩步改善,結構調整優化加快,就業物價基本平穩,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宏觀指標表現較好。經濟總量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前10個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與主要經濟體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就業形勢總體改善,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較2月份高點回落0.6個百分點。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生產供給穩步回升。農業生產形勢良好,預計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工業生產有所加快,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服務業增勢良好,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9%,前三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3%。
質量效益持續改善。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前10個月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63.7%、26.7%。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恢復向好,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在連續5個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轉增。居民收入增長加快,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9%,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
市場信心不斷改善。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8%,連續2個月上升。國際主流聲音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分別將2023年、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4.2%上調至5.4%、4.6%;經合組織(OECD)近期將2023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1%上調至5.2%。
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負責人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以來,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民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2%,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成為穩外貿的突出亮點。與此同時,第二產業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民間投資增速較快,前10個月同比增長9.1%。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末私人控股企業貸款余額4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較上年末提高2.6個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1%。
隨著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民營經濟運行呈現新的特點和亮點。一方面,民營企業扎根生長的巨大潛力進一步釋放。國家統計局面向5.9萬戶小微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生產訂單情況、經營情況總體改善,景氣指數環比提升1.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據統計,民營企業貢獻了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創新主體地位日益顯著。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光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同志表示,展望下一步,中國經濟發展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一是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二是擁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三是擁有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四是擁有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動力優勢。五是擁有較大的宏觀調控政策空間。“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并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