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改革創新育新質——首都國企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張驍
當技術創新牢牢占據鋼鐵行業鍛造核心競爭力的“C位”,曾為國家發展、首都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鋼廠”,依然是改革發展的“弄潮兒”。連日來,走進首鋼集團生產線,記者大開眼界。
運輸鋼卷的自動化天車運轉繁忙,大型運輸船在成品碼頭鳴笛起航……和氣勢恢宏的“硬核”生產場景相比,工人們捧在手心的產品卻略帶“反差感”。
首鋼京唐公司成品車間的吊裝設備在吊運鋼板(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這是直徑0.01毫米的‘蠶絲鋼’,它解決了國產燃燒器行業基礎材料的關鍵問題。”來不及測量這根合金鋼絲有多細,記者馬不停蹄奔赴下一站采訪,工作人員又指著“蟬翼鋼”介紹說:“這是能用手撕開的鋼板,極限厚度達到0.07毫米,不僅應用到5G基站建設中,還做成了明信片、高校錄取通知書?!?
提到傳統制造行業,不少人的記憶停留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印象中。但記者眼前這座“鋼鐵夢工廠”,卻通過技術創新、流程優化實現了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的“三低”目標。鋼材生產更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戰略新興市場需要,持續攻克“卡脖子”“掉鏈子”問題,讓“提氣鋼”批量下線。
“在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我們用改革創新‘投石問路’,用科技創新‘轉型突圍’。”首鋼集團黨委副書記胡雄光振奮地說,“十四五”前3年,首鋼取得建廠百年以來最好的經營業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乘著奧運東風轉型升級的老園區,更是成為知名的“網紅打卡地”。
向新提質、向綠而興的首鋼是首都國企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來自北京市國資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較2012年底均實現翻倍增長。大力發展高精尖產業,2013年底至2023年底,北京市管實體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3627億元;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266.2億元,同比增長18.4%。
作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壓艙石”,北京市國資國企全面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有資本布局持續優化,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完善,以黨建引領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實效。
參觀者在服貿會首鋼園區京能集團展臺觀看一款新型風機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北京能源集團實施多次合并重組,產業鏈條持續融合互補,已經由單一的能源產業,發展為熱力、電力、煤炭、健康文旅等多業態產業格局,投資區域遍及全國31個省區市及海外。這背后,改革創新仍是“第一驅動力”。
“這些年,我們敢于‘啃硬骨頭’,國企改革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本┠芗瘓F黨委副書記孟文濤說,企業先后制定中層領導人員能上能下辦法、任期制契約化等一系列改革制度,逐步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同時,集團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中推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有效打破了“大鍋飯”的固有模式,同企業同職級經理層成員之間的績效年薪檔差距拉大超過1倍。
深化改革讓企業發展韌性增強,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高漲,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各項經濟指標大幅提升。孟文濤介紹,截至2023年底,京能集團資產規模、年營收、利潤總額比2012年底分別增長了3.4倍、3.2倍、2.2倍。今年上半年,企業生產經營主要指標再創新高,不僅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也為首都經濟回升向好作出積極貢獻。
風勁帆滿啟新程。北京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張金玲表示,當前,北京國資國企正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錨定今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的目標,聚焦卡點堵點,注重協同聯動,跑出國企改革加速度,確保明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順利收官。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加快破除發展體制機制障礙,推動企業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爭創更多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