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海洋大學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在觀察實驗情況。新華社發
2024中國機器人大賽吸引國內200多所高校的1700多支隊伍參賽。圖為選手在賽前調試機器人。新華社發
【建設教育強國·教育筆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行業顛覆性技術創新的主力軍,積極探索以校企深度融合為基礎的專業碩博士聯合培養新模式,是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有效路徑。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應從招生管理、培養過程、質量評價等環節實施全鏈條、系統性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積極探索建立“精準選拔、融合培養、多維評價”的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培養愛黨報國、敬業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為國家綜合國力提升、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強化精準供給,促進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供需匹配
工程碩博士是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工程碩博士培養模式,做到工程人才培養重點方向與國家發展需要同頻共振。
超前布局工程碩博士招生學科專業。要不斷優化學科專業體系,強化國家戰略人才培養的前瞻性布局,持續提升工程類學科專業與國家戰略急需的適配度。要圍繞生命與健康、智能與制造、能源與物質等發展重點建設新興交叉學科,構建支撐前沿科技發展和未來產業成長的新知識體系。要以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專業改革,推動傳統工程類學科專業轉型升級。
動態調整工程碩博士招生規模結構。要聚焦和凸顯學校辦學特色優勢,建立不拘一格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選拔機制,主動對接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等需求趨勢,加大急需領域工程碩博士招生計劃傾斜力度,增加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和比例,切實提升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結構規模供給能力。
協同開展工程碩博士校企聯合招生。要積極落實卓越工程師產教聯合培養行動要求,堅持需求牽引和任務導向,與重點科研單位、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工程碩博士聯合招生,促進供給端主動匹配需求端。要成立工程碩博士校企聯合招生工作組,以全生命周期人才培養為目標,將工程碩博士招生管理“前移后拓”,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創新融合培養,重構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要素
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有專業知識深厚、創新能力卓越、實踐技能突出等特點,具備應對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多學科交叉融合是培養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徑。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堅持以“三聚焦、三融合”為抓手,持續深化構建多主體參與、多學科交叉的全方位融合培養體系,整體性提升工程碩博士創新與實踐能力,有效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協同進步。
聚焦國家戰略,科教融合培養人才。要積極倡導“科研育人”理念,充分發揮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在工程碩博士培養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根據承接的重大任務開展有組織科學研究和有組織人才培養。要探索實施本研一體化培養模式,有的放矢培養急需緊缺人才,支持本科生提前進入碩士或博士階段培養課程和實踐體系,充分挖掘學生創新潛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全面提升工程碩博士科學素養和技術創新能力。
聚焦產業領域,產教融合培養人才。要深化工程碩博士專項改革,以“一專多能”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一流學科”優勢特色專業為依托,以“一號課題”校企合作項目為牽引,以“一企一策”專業培養方案為核心,以“一線實踐”工學交替培養為模式,通過“五個一行動”對工程碩博士培養全過程進行流程再造。推動“企業出題、校企共答、市場閱卷”的產學研深度協同模式,在真場景和實戰環境中全面提升工程碩博士工程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聚焦創新前沿,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人才。要探索“AI+Engineering”交叉融合研究生培養新模式,構建跨學科知識體系,組建多學科背景導師隊伍,打造“跨學科招生—跨專業選課—跨領域創新”的三步推進式培養機制。要分類建設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等集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于一體的跨學科平臺,開設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專項班、微專業,在跨學科和知識整合中全面提升工程碩博士解決復雜系統問題能力。
實施多維評價,確保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質量
建立科學、專業、客觀的評價體系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充分認識教育評價的導向作用,按照學位類型建立分類評價體系,強化過程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以評價改革促進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
開展分類評價,制定差異化考核標準。針對不同學位類型學生開展分類評價,是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尊重培養目標差異化的基本要求。要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分類評價,明確工程碩博士學位論文要求、實施細則等,鼓勵學生結合工程前沿技術研究、重大工程設計、新產品或新裝置研制等撰寫論文,突出對工程碩博士獨立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考察。
創新過程評價,全周期關注學生成長。對工程碩博士學習全過程進行持續跟蹤,及時反饋并促進學生改進學習成效,有助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生態。要積極創新過程評價方式,動態了解工程碩博士思想和學習生活狀況,及時開展各類指導,幫助學生獲得最佳學習體驗。要加強工程碩博士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促進學生更好應對學習科研壓力;面向工程碩博士開展實驗室安全知識測試,強化學生對實驗安全的重視;定期開展工程碩博士思想動態問卷調查,及時掌握學生發展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引導工作。
拓展第三方評價,提升教育評價全面性。第三方評價具有獨立性、專業性、真實性、客觀性等特點,有助于全面評價工程碩博士培養效果。在生源遴選和學業考察上,要積極引入第三方評價,注重作為需求方的行業企業對工程碩博士知識、能力、素養的評價,以行業企業評價倒逼人才培養改革。同時要增強企業導師、行業專家在工程碩博士招生選拔、實習實踐、論文評閱答辯等環節的話語權,確保人才培養更貼近產業實際需要。
面對教育強國建設的時代呼喚,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通過全鏈條改革選拔、培養、評價機制,實現工程碩博士培養與國家需求、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打造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