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深造,國外的教育資源跟國內不同,特別是理工科知識,國外起步早,因此積累的經驗也比國內多,雖然現如今我國的學術研究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想要真正強大起來,勢必要根其他國家結合起來,因此,出國留學不僅是為了提升自己,同時也是為了祖國的未來。
不可否認,雖然大部分海外學子心懷祖國,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學成后留在國外,導致國內人才流失,也辜負了國家對他們的栽培。但是并非所有留學生都是如此,總有人會選擇學成歸國,被譽為“天才少女”的莊曉瑩就是代表人物。
莊曉瑩打小就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同齡人中表現得非常出色,從小到大一直都是班里的“超級學霸”。并且她學習起來非常踏實,經過十幾年的學習,最終莊曉瑩成功考上了國內的知名大學——同濟大學。
在報考專業的時候,莊曉瑩選擇了土木工程專業,很多人認為土木工程就是蓋樓房修地基的,但是事實上土木工程的學問很深,而且國外建筑起步早,這一方面要領先國內,并且國內也很少有女生報考這個專業,土木工程學院的班級更是被稱為“和尚班”。
在大學生涯中,莊曉瑩并沒有放松,她依舊保持著高中的習慣,整日“三點一線”,并且是學院內非常出名的學霸,就連很多男生都自愧不如。連續三年拿到獎學金、畢業后直接獲得免試推薦入學資格,莊曉瑩的人生宛如開掛一般。
2007年,莊曉瑩碩士畢業,但是她并沒有急功近利,以她當時的水平,完全可以在國內謀取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莊曉瑩選擇了繼續深造,她前往英國的杜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修專業為巖石工程,這剛好是當時國內空缺的領域。
2010年,莊曉瑩學成歸國,她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同濟大學擔任講師,對于同濟大學來說,莊曉瑩不僅是昔日的學生,也是祖國的未來,莊曉瑩將自己多年的知識全部講給學生,在執教過程中莊曉瑩勤勤懇懇,并且非常嚴謹,這也恰好符合同濟大學的校訓。
昔日的莊曉瑩是祖國的希望,在她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后,她沒有選擇拋棄祖國,這一點其實已經值得大部分人學習了,在莊曉瑩的學業生涯中,不僅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和學位,同樣,她也斬獲了多項榮譽,除了學生時期的獎學金,論文獎,到后來的科研獎,莊曉瑩還曾獲得過德國洪堡基金會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這是全球科研人員都向往的大獎,不僅是因為可以獲得超高的人氣,同時還有165萬歐元的獎金也很吸引人。
當時是2015年,按照當年的匯率來換算,165萬歐元的價格等同于1270萬人民幣,這無疑是一筆巨款,事后,德國科研團隊向莊曉瑩拋去了橄欖枝,德國的科研環境非常優渥,并且對方給出的待遇也很吸引人,但是莊曉瑩不為所動,“拿完獎金我就回國了。”這才是莊曉瑩當時的真實想法。
憑借著多年的科研經驗積累,莊曉瑩已經是國內相關領域的老人了,但是她的年紀卻很年輕,年近三十多歲的她始終都在致力于科研一線,同樣、莊曉瑩的授課也很認真細心,看著眼前的大學生,就好像看到了祖國的希望,莊曉瑩在授課時一直都抱著這樣的心態,而學生們也非常喜歡這位知識淵博又平易近人的女導師。
曾幾何時,錢學森先生不遠萬里跨過大洋彼岸回到中國,只為了見證“兩彈一星”的成功,今日的莊曉瑩也是如此,他們的心中裝著的都是中國,知識是沒有國界的,但是人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國度,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這句話用來形容莊曉瑩這樣的海外學子再合適不過了。
作為中國的科學家,莊曉瑩可以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即使她斬獲了165萬歐元的大獎,她的心也依舊在中國,對于祖國母親來說,莊曉瑩是親愛的孩子,對于莊曉瑩來說,祖國是她的家,是她的歸宿,是養育了她幾十年的親人。因此,義無反顧地回饋祖國,也是一位愛國游子的心聲。
祖國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那些為了國家發展可以舍小家為大家的科學家,都是祖國的棟梁,人民的楷模。同樣,人民的眼睛也是明亮的,祖國不會拋棄任何一個海外游子,但是也希望更多的海外游子能夠早日歸來回饋祖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如我們的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