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
關于臨汾市堯都區等17縣(市、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21—2035年)的批復
晉政函〔2024〕37號
臨汾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資源廳: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報請審批臨汾市堯都區等17縣(市、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請示》(晉自然資呈〔2024〕70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堯都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侯馬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霍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曲沃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翼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襄汾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洪洞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古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安澤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浮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鄉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大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永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蒲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汾西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臨汾市要指導各地認真組織實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化實施國家和省重大發展戰略。著力將堯都區建成臨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以堯文化為特色的宜居城市;將侯馬市建成晉南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山西省重要的陸港樞紐和先進制造基地,以晉文化為特色的山水公園城市;將霍州市建成資源轉型示范城市,以“中鎮文化”為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宜居城市;將曲沃縣建成晉南區域中心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重要的新型材料產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區,以晉文化為特色的山水人文城市;將翼城縣建設成為臨汾清潔能源和制造產業轉移承接地、以唐晉文化為特色的生態宜居城市;將襄汾縣建成臨汾市域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文明的重要物質承載地,生態人文魅力城市;將洪洞縣建成臨汾市域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生態人文旅游城市;將古縣建成清潔能源產業集聚區,生態旅游和康養休閑示范城市;將安澤縣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清潔能源產業集聚區,幸福宜居山水城市;將浮山縣建成臨汾清潔能源和制造產業轉移承接地,美食康養宜居城市;將吉縣建成中國蘋果之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山水宜居城市;將鄉寧縣建成國家重要的優質主焦煤生產基地,黃河中游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以休閑康養為特色的山水宜居城市;將大寧縣建成沿黃地區生態保護節點,新型能源基地,具有“山水寨城”特色的美麗宜居縣城;將隰縣建成中國金梨之鄉、新型能源基地、晉西重要的生態康養宜居城市;將永和縣建成沿黃地區生態保護重要節點,新型能源產業轉型發展基地,以黃河風光和紅色文化為特色的宜居山水城市;將蒲縣建成“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綠色能源開發利用基地、生態宜居城市;將汾西縣建成臨汾市西部生態涵養提升區,以能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功能的宜居城市。
二、強化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生態保護紅線不得低于上位規劃分解下達的指標,城鎮開發邊界規模不得突破上位規劃分解下達的指標(具體指標見附件)。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強化底線約束,將“三區三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劃定洪澇等風險控制線,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等安全保障空間,全面錨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
三、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農業空間結構,推動農業安全、綠色、高效發展。加強生態空間的保護和管控,開展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合理控制國土開發強度。嚴守城鎮開發邊界,加強城鎮空間的規劃引導和統籌協調,做好分階段時序管控,合理安排新增城鎮建設用地的規模、結構和布局。因地制宜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統籌優化鄉村空間布局,支撐鄉村振興。深化落實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要求,科學合理布局能礦發展空間。堅持“四水四定”,加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四、提升城鄉空間品質。優化城鄉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強化城市設計,優化空間形態、功能結構,凸顯城市特色,優化提升城市能級,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統籌安排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合理安排居住用地,推進社區生活圈建設。嚴格城市藍線、綠線、黃線、紫線管控,系統建設公共開敞空間,穩步推進城市更新。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引導土地復合利用,促進城市內涵式集約發展。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線管理要求,保護好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強化城市設計、村莊設計,優化城鄉空間形態,彰顯富有地域特色的城鄉風貌。
五、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完善區域和城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強化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多式聯運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推動中心城區構建多層次、多模式的公共交通體系。構建綜合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風險區的災害防治措施,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
六、維護規劃嚴肅性權威性。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多規合一”改革的決策部署,不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之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規劃。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
七、做好規劃實施保障。要做好規劃印發和公開,強化社會監督。組織完成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強化對專項規劃的指導和約束,對涉及空間利用的水利、交通、能源、農業、信息、市政等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利用、文物保護、林業草原等專項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協調解決矛盾問題,合理優化布局,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落地落實。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制度,發揮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的統籌協調作用。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提高空間治理數字化水平。省自然資源廳要會同有關方面根據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監督和評估。規劃實施中的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附件:臨汾市三條控制線指標分解表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