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北京時間7月22日15時44分將迎來大暑節氣,在“上蒸下煮”中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段。究竟有多熱?有詩形容:“松桂枝不動,陽烏飛半天”“人立洪爐上,魚游沸鼎中”。
大暑,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民俗學者、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來華介紹,今年的大暑處于三伏天的初伏末、中伏里。今年的中伏從7月25日開始至8月13日結束,共計20天。俗話說:“夏有三伏,熱在中伏。”
進入大暑后,全國從南到北都處于早晚溫差最小、全天氣溫最高的狀態,很多地方的體感溫度會達到40攝氏度或更高。
炎炎夏日,對于今人來說,可以“盡日坐復臥,不離一室中”,吹著空調、吃著西瓜、喝著涼茶,悠哉解暑,而在沒有空調、冰箱、電扇的古代,那時候的人們又是怎樣避暑的呢?
古人常會尋一處納涼之地,亭中、山里、竹林、池畔、泉邊、樹下都是很好的避暑場所。“荷花池畔竹涼床,一枕閑消夏日長”“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玉碗冰寒消暑氣。碧簟紗廚,向午朦朧睡”……從這些古詩詞里,不難看出古代文人雅士“尋涼”的那份幽情與愜意。
當然,最被推崇的還是“心靜自然涼”這五字箴言。“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銷暑》道出了其中的真諦,也揭示了內心平靜對于安身與養生的重要性。
熱浪中,亦時有清涼和雅意。大暑時節,荷花展露出最美的容顏,這也是賞荷最好的時節,宋代詩人楊萬里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螢火蟲是大暑時節的標志性昆蟲,輕靈跳躍的點點螢火給夏末之夜帶來了浪漫之光,也讓精力充沛的孩子們有了追逐快樂的選項。
七月邂逅大暑天,大地蒸騰如火傘。王來華表示,此時節,不妨讓自己的腳步適度放慢,置身一處蔭涼,觀田田荷葉隨風搖曳,賞粉紅荷花靜靜綻放,聽聲聲蟬鳴此起彼伏。熬過了酷暑,清清爽爽的秋天就要到了。